补肾消白胶囊治疗慢性肾炎90例临床体会
【关键词】 补肾消白胶囊 慢性病 肾小球肾炎 中药疗法
慢性肾小球肾炎(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;CGN),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,表现为持续尿异常,如蛋白尿和(或)血尿;可有高血压、水肿和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,其病程长,治疗困难。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补肾消白胶囊治疗CGN 90例,收到满意疗效,现报道如下。
1 资料与方法
1.1 病例选择
诊断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“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、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” [1]中的诊断标准,年龄10~65岁,除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,血肌酐≤442 μmol/L,无严重精神疾患,无严重心、脑血管、肝脏疾病,治疗期间未应用其他治疗肾脏病药物,并能完成治疗的CGN患者。
一般资料174例CGN患者来源于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例,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。治疗组90例,男53例,女37例,年龄11~63岁,平均(35±3.43)岁;病程最短9个月,最长7年,平均5.4年。对照组84例,男49例,女35例;年龄10~65岁,平均(36±3.23)岁。2组性别、年龄、病程等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,具有可比性。
1.3 治疗方法
2组均给予基本治疗:如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;对伴有高血压患者,控制血压用钙离子拮抗剂、ACEI或β受体阻滞剂,潘生丁抗凝;病程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者,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,避免加重肾脏损害因素。
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补肾消白胶囊(药物组成:黄芪30g、党参20g、生地15g、丹皮10g、山药15g、山萸肉15g、茯苓20g、泽泻15g、女贞子15g、旱莲草15g、白茅根30g、仙鹤草30g、丹参15g、当归15g、蝉衣10g、菟丝子15g、白花蛇舌草15g、黄柏10g、知母10g、肉桂8g、车前子20g。由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将生药煎煮浓缩、提取有效成分,并将茯苓、芡实研粉作为赋形剂加入浓缩膏中,使浓缩液成型后烘干,研粉装制成胶囊,每粒含原药材1.5g),每次3粒,3次/天,口服,3个月为一疗程。
1.4 观察项目
每日测血压,每周复查尿常规、24 h尿蛋白定量,并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评价其疗效。
1.5疗效标准
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“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、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” [1]中的疗效判定标准。完全缓解:临床症状体征消失,尿红细胞持续消失,尿蛋白持续阴性;基本缓解: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,蛋白尿持续减少>50%,尿红细胞正常;有效: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,蛋白尿减少>25%,尿红细胞减少>25%;无效: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无改善。
1.6 统计学方法
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,计量资料结果以(±s)表示,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;计数资料用x2分析。
2 结 果(见表1、表2)
表1 2组CGN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〔例(%)〕
组 别
例 数
完全缓解
显著缓解
有 效
无 效
总有效率
治疗组
90
11(12.2)
35(38.9)
32(35.6)
12(13.3)
78(86.7)
对照组
84
9(10.7)
22(26.2)
18(21.4)
35(41.7)
49(58.3)
注:2组比较 P<0.01
表2 2组CGN患者治疗前后尿红细胞、尿蛋白的变化(±s)
组 别 例 数 尿红细胞(个/HP) 尿蛋白定量(g/24h)
治疗组 90 治疗前 15.55±3.18 2.23±0.17
治疗后 4.20±1.27 0.46±0.61
对照组 84 治疗前 11.30±2.69 2.13±0.97
治疗后 12.05±3.09 2.11±1.43
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<0.01;治疗组与与对照组比较P<0.01
3 讨 论
CGN属中医学“水肿”、 “腰痛”、 “虚损”范畴。其涉及肺、脾、肾,但病本在肾;外邪侵袭,湿热内蕴,饮食起居失常,或劳倦内伤等均可导致肺不通调,脾失转输,肾失开阖,终至膀胱气化无权,三焦水逆失畅,水液停聚,泛溢肌肤而成水肿、尿液异常等;多属正虚邪实,以脾肾虚损为主,至后期,因肾阳久衰,阳损及阴,又可导致肝肾阴虚,或阴阳俱虚,湿浊上逆等证。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发现,气阴两虚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证型,以脾肾气阴两虚最多见,因此补脾气、滋肾阴是主要治则。依据脾喜甘恶苦、喜补而恶攻、喜温而恶寒、喜通而恶滞、喜升而恶降、喜燥而恶湿的特点,用黄芪、党参、茯苓健脾益气,当归、生地、丹参活血养血柔肝;女贞子、旱莲草、山萸肉、山药、芡实以补肝肾;蝉衣、丹皮、白茅根、仙鹤草清热凉血止血;菟丝子、肉桂温补肾阳;黄柏、知母清泻相火;泽泻、车前子清利湿浊。诸药合用,相得益彰,起到健脾益肾、补益肝肾、化瘀消浊之功。根据现代药理研究,黄芪能扩张血管,增加肾血流量,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,并使蛋白分解率下降,从而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,降低尿蛋白;当归、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等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多糖体,能激活细胞免疫反应,改善机体免疫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;白花蛇舌草可以抑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,抑制肾小球萎缩和纤维组织的增生,减轻肾小球病理改变,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有利尿作用。诸药合用,起到降低尿蛋白、调节免疫、改善肾脏血流、改善肾功能的作用。可消除蛋白尿,促使肾功能恢复。本临床研究表明,补肾消白胶囊有降低蛋白尿、增加血浆白蛋白的作用,能够降低尿蛋白,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,调节免疫,改善肾功能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
参 考 文 献
1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.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、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(试行方案)[J].上海中医药杂志,2006,40(6):8-9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大时代资本-2024股票配资-炒股杠杆软件排名-靠谱的股票推荐平台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